早期循環水冷卻是在水池中進行的,但隨著工廠的發展,人們發現水池內水的冷卻速度不符合冷凝汽器制冷的要求。于是在池中樹立木塔,塔內有交錯的木板,由此產生足夠的蒸發冷卻,使循環水溫度低約19.4℃。木塔的出現提高了水池的冷卻能力。
在實踐中,人們逐漸認識到,冷卻的表面面積的增加,對冷卻塔的冷卻效果的積極影響,并能有效增加散熱面積,所以有一些早期的冷卻塔填料開始出現。塔內的橫向和垂直板塔可以被認為是早的冷卻塔填料形式。
與冷卻塔的應用和冷卻池相比,具有占地面積小的優點,冷卻能力強,受環境影響低的特點,所以電廠冷卻塔的應用迅速發展。在冷卻塔的核心部分——填料,有了很快的發展。通過噴濺池的影響,填料冷卻塔是早期的填料都是噴濺型的——循環水和填料撞擊形成小水滴,從而增加了散熱和周圍空氣的接觸面積。
20世紀6o年代出現了膜式填料——循環水主要是以在填料上形成水膜的方式進行散熱。隨后還出現了點滴薄膜式填料。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,冷卻塔填料主要以這些類型的形式為基礎,根據不同需求進行優化。